产品详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章文君):5年前,一个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上的零部件传感器,从美国进口的线万元。一心要搞自主研发的光洋科技公司经过成本分析发现,这种天价传感器材料成本还不足3万元。无独有偶,1994年接手东北大学CT机研发项目,开创了医疗大健康业务的东软集团,也是因当时中国医院引进很多二手进口CT机,经常会出现故障,维修费用高昂,而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
“大连光洋科技下定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其实纯属逼上梁山。”回顾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史,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海感慨万千。
1999年,光洋科技需要购买两台数字控制机床,当时国内企业没办法生产,只得购买某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让于德海万万想不到的是,对方将机床卖给光洋科技,有一个前提:机床的安装地点、使用人员、用途必须接受国外厂家的严格限制,如果光洋科技擅自挪动机床,或者变更用途生产别的产品,机床将被厂家设置的加密锁自动锁死。如果这样,光洋科技花重金买来的设备,将立刻变为一堆“废铜烂铁”,而对方却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通过这段“屈辱”的经历,于德海彻底看清楚,发达国家毫不掩饰对中国一些关键领域的限制,企图通过严密的技术封锁,卡住中国科技公司的“脖子”。光洋科技从此认定了通过自主创新,与国外巨头面对面竞争的发展道路。
光洋科技花大力气引进人才,建起了国内同行业唯一“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控制集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制成功VGW400-U高速高精度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破了我国航天航空等领域叶轮类工件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高档数字控制机床的“中国创造”。
2003年,VGW400-U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从大连启运出口德国,大连光洋,创造了中国自主研发高档数字控制机床返销发达国家的历史。
“一部东软医疗CT研发制造史,就是一部中国本土CT发展史!”业内有专家曾作此评价。
1989年的一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一台价值数十万美金的“洋”CT,突然在运行时出现了故障。在许多国内专家和美国的工程师对它束手无措的情况下,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郑全录、李甲递教授凭借他们在计算机、电子、机械等方面掌握的综合知识,修复了“瘫痪”的CT,并大幅度的提升了整机性能和可靠性。随后,他们又远赴唐山、重庆等地,让一台台“瘫痪”的CT重新运转起来,引起一片哗然。也正是这次的“CT复活事件”,引发了专家们一个更大胆的梦想制造属于中国自己的CT!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校及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
说干就干,1989年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中心成立,国产CT的整机研发也真正开始。作为这一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的主要执行负责人,时任东北大学教授,现为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江根苗在回忆这段创业经历时不无感慨:“难是一定的。CT设备是最复杂的大型高端医疗设施之一,我们当时没有一点基础,图纸技术资料、人才及供应链资源都是缺乏的。国外厂商来到中国只是为了卖设备挣钱,他们既不会把核心技术分享给我们,也不会对购买使用CT设备的医疗机构进行CT设备技术培养和训练,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通过一点一点地摸索研究,逐步掌握CT设备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
经过8年技术攻关,1997年中国第一台全身CT机在东软下线年,东软集团与飞利浦进行合作研发和制造,通过各自的品牌和渠道销售,让更多中国设备更好的销售到海外市场。此后,东软公司从仅有一条CT产品线到如今拥有CT、MRI、DSA、XR、PET/CT、RT、US、IVD、NeuCA影像云九大产品家族,涵盖了放射影像、常规检查、放疗与核医学、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
现如今,东软医疗的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用户,全球累计装机达30000余台,CT和MRI出口台量连续五年位居中国第一。未来,东软医疗将继续着眼于临床需求,推动医疗设施和AI等技术深层次地融合,让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