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李禾)“经过50多年发展,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已从手工监测发展到自动监测,并正向智能监测跃升。我们综合运用卫星、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自动站等各种监测技术方法,努力讲清楚环境污染的指标、浓度、组分以及各类排放源构成特征和贡献率,及时有效地发现重点湖库蓝藻水华、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等问题。”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科技赋能,监测将以更加明亮的“眼睛”、更加灵敏的“耳朵”、更加智慧的“大脑”,更好地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站岗放哨”。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蒋火华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建成了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顶级规模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能以真实、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数说”美丽中国新画卷。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更迭,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科技含量高、数据资源多,对AI应用有着迫切的业务需求。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标志着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蒋火华说,目前,DeepSeek已在中国环境监视测定总站和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得到初步应用。此外,在空气和地表水监测方面,通过开展国控站点数智化改造,让监测实现“无人运维”,现场运维频次和单次运维耗时将降低70%以上;让监测实现“智能采样+智能分析”,采用无人机等开展无人采样,分区域建设全自动无人化“黑灯实验室”,集中承担水质样品分析任务等,采样耗时、人员投入和运输成本将节约50%以上;实时传输红外相机、鸟类鸣声记录仪、两栖爬行动物雷达相机等新型智能设备的信息,基本实现生物多样性自动化监测,识别准确率超过85%。
“近日,我部联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环境监视测定等领域研发一批环保机器人、远程运维装备,加快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蒋火华说,生态环境部将积极地推进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的应用。
“我们将更加聚焦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蒋火华说,“十五五”期间,将新增监测170余条群众身边的支流、小河监测,让点位跟着群众走、数据围着民生转,让公众对监测数据更加可感可及。
在消费市场的广阔版图中,新茶饮行业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提振消费的一股重要力量。据艾瑞咨询数据,以GMV(商品交易额)衡量,中国现制茶饮的规模,从2019年的1022亿元增至2024年的27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1.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4260亿元规模。…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栗翘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当前,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推动“好房子”建设,也成为业内探索的重要方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